首页
Search
1
v2ray异常错误之二
3,310 阅读
2
linux时区设置
2,698 阅读
3
DB2常用操作
2,173 阅读
4
websphere修改jvm内存xmx和xms
1,929 阅读
5
nfs客户端文件属主为nobody的现象
1,552 阅读
技术
生活
运动
游戏
电影
登录
Search
标签搜索
docker
linux
troubleshooting
nginx
secure
truenas
mysql
windows
python
esxi
docker swarm
oracle
zabbix
tomcat
blog
dsm
群晖
rpa
freenas
db
yuc
累计撰写
291
篇文章
累计收到
0
条评论
首页
栏目
技术
生活
运动
游戏
电影
页面
搜索到
2
篇与
的结果
2023-08-28
H3C设备持久化日志到rsyslog服务器
0x1 why 原因很简单,设备日志没有持久化,不能在性能、故障、安全等问题过后进行排查 0x2 how 日志 buffer 默认只有 512 条,没有进行持久化,这里我们仅配置 h3c 设备如何发送日志到 rsyslog 服务器 先查看当前有哪些vlan,确定使用哪个vlan接口作为源地址发送给日志服务器 dis int vlan br 此示例设置vlan 1为日志发送的源地址和接口 info-center loghost source Vlan-interface 1 设置日志的发送事件类型,这里设置为local6,与rsyslog中的保持一致 info-center loghost 192.168.3.100 facility local6 查看配置内容,以及是否启用等 dis info-center 至此,如果rsyslog服务器已经配置完成的话,那么可以在相关目录查看到设备的日志文件了
2023年08月28日
6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3-08-28
rsyslog日志服务器配置
0x1 rsyslog 这里记录 rsyslog 的方式作为日志服务器持久化日志,为什么需要rsyslog呢? 举一个身边常见的例子,常见的三层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保存的日志条目只有512条,并且网络设备的日志量是不低的,那么意味着,如果有一个网络问题出现,想要排查之前十几分钟甚至半个小时的日志都非常困难,所以需要一个日志系统来持久化保存历史 0x2 为什么rsyslog 其实翻一翻文档可以看到,网络设备默认配置 syslog 协议发送日志到服务器,这部分已经能够被 logstash 替换了,所以最终我们的目标可以是,直接对接网络设备和 elfk。 但 syslog 胜在简单,如果小公司不想单独弄一个复杂的日志系统,那么简单的 rsyslog 服务器也是能够满足需求的 rsyslog 配置 这里以收集 H3C 设备日志为例,其中 H3C 的配置部分参考本站内的文档 H3C设备持久化日志到rsyslog服务器: 使用 yum 安装 rsyslog 修改 rsyslog 配置文件 /etc/rsyslog.conf,开启 udp 和 tcp 端口监听: # Provides UDP syslog reception $ModLoad imudp $UDPServerRun 514 # Provides TCP syslog reception $ModLoad imtcp $InputTCPServerRun 514 在文件的前面部分,默认是注释的,启动 rsyslog 服务不会监听,取消注释即可 在配置文件最后追加如下内容: $template h3c,"/data/logs/h3c/%FROMHOST-IP%.log" local6.* ?h3c #$template huawei,"/log_data/huawei/%FROMHOST-IP%.log" #local5.* ?huawei #$template cisco,"/log_data/cisco/%FROMHOST-IP%.log" #local4.* ?cisco 这里提供了三种品牌设备的日志收集方式,配置格式不是强制的。以 h3c 为例:第一行定义了一个h3c名字的模板,并且定义了保存的路径和文件名(以源ip命名),第二行定义收集 local6 类型的所有日志为应用到上面定义的 h3c 这个模板上。其中最关键的是这里 local6 要和网络设备中的配置一致即可。 至此重启 rsyslog 服务,在网络设备与日志服务器之间网络正常的情况下,即可在上面定义的目录中看到最新的日志
2023年08月28日
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