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Search
1
v2ray异常错误之二
3,310 阅读
2
linux时区设置
2,698 阅读
3
DB2常用操作
2,173 阅读
4
websphere修改jvm内存xmx和xms
1,929 阅读
5
nfs客户端文件属主为nobody的现象
1,552 阅读
技术
生活
运动
游戏
电影
登录
Search
标签搜索
docker
linux
troubleshooting
nginx
secure
truenas
mysql
windows
python
esxi
docker swarm
oracle
zabbix
tomcat
blog
dsm
群晖
rpa
freenas
db
yuc
累计撰写
291
篇文章
累计收到
0
条评论
首页
栏目
技术
生活
运动
游戏
电影
页面
搜索到
289
篇与
的结果
2024-03-12
v2ray错误之close 1000 (normal)以及域名解析问题
异常错误 在宽带更新后的一段时间内,一直都没有访问 NAS 的 v2ray,不确定好坏,今天终于访问测试了下,避免 emby 无法刮削电影元数据。但通过 curl 在本地测试发现确实无法访问,报错如下: yuc@ootoo:/volume1/SSD/v2ray$ curl -v --ipv4 --tlsv1.2 --insecure --socks5 127.0.0.1:1086 https://www.google.com * TLSv1.3 (OUT), TLS handshake, Client hello (1): * OpenSSL SSL_connect: SSL_ERROR_SYSCALL in connection to google.com:443 curl: (35) OpenSSL SSL_connect: SSL_ERROR_SYSCALL in connection to google.com:443 虽然没有使用图形化测试浏览器能否访问,但是这个报错基本上可以确定是不行的,于是分别上本地代理和服务器检查了下日志. 本地日志 2024/03/12 07:07:35 [Info] [1293472766] proxy/socks: TCP Connect request to tcp:[2a03:2880:f12d:83:face:b00c:0:25de]:443 2024/03/12 07:07:35 [Info] [1293472766] app/dispatcher: taking detour [68] for [tcp:[2a03:2880:f12d:83:face:b00c:0:25de]:443] 2024/03/12 07:07:35 [Info] [1293472766] transport/internet/websocket: creating connection to tcp:43.154.178.97:443 2024/03/12 07:07:35 [Info] [1293472766] transport/internet: dialing to tcp:43.154.178.97:443 via 0.0.0.0 2024/03/12 07:07:36 [Info] [1293472766] proxy/vmess/outbound: tunneling request to tcp:[2a03:2880:f12d:83:face:b00c:0:25de]:443 via 43.154.178.97:443 2024/03/12 07:07:52 [Info] [1293472766] app/proxyman/outbound: failed to process outbound traffic > proxy/vmess/outbound: connection ends > websocket: close 1000 (normal) 2024/03/12 07:07:52 [Info] [1293472766] app/proxyman/inbound: connection ends > proxy/socks: connection ends > proxy/socks: failed to transport all TCP response > io: read/write on closed pipe 服务端日志 2024/03/12 13:10:18 [Info] [659351786] app/proxyman/inbound: connection ends > proxy/vmess/inbound: connection ends > proxy/vmess/inbound: failed to transfer request > websocket: close 1006 (abnormal closure): unexpected EOF 这里因为测试比较多,都基本上是这个错误,只是时间复制的不同。从本地日志和服务端日志基本上没有看到明显的错误,但日志内可以看到时区显示不同,怀疑是时区问题,不过在设置时区后仍然相同错误没有解决 苦闷的排查 接下来分别测试了 baidu.com , facebook.com , x.com , google.com 发现只有 baidu 和 x 是正常的,另外两个存在一样的错误,通过本地日志观察到,当报错的时候整个流程使用的 ipv6 地址,而另外两个则是 ipv4 ,目前基本上可以确定是 ipv6 有影响。结合升级带宽以及设备支持 ipv6 这也是说的通的 那么接下来最重要的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接下来检索了非常多的文档,关于 v2ray 如何关闭 ipv6 的解析,包括在配置中使用 "domainStrategy": "UseIPv4" 以及在 代理端和服务端 使用 net.ipv6.conf.all.disable_ipv6 = 1 禁用 ipv6,但是发现毫无效果,本地日志仍然使用 ipv6 于是我尝试在服务端使用ipv6地址测试能否访问,结果不行,如下: [root@VM-8-11-centos v2ray]# curl google.com -6 curl: (7) Failed to connect to 2404:6800:4005:808::200e: Network is unreachable 那么基本上可以确定整个流程最终无法访问的现象,代理端拿到了 ipv6 地址(通过解析),然后请求给 服务端,服务端通过此地址去访问,但是服务端本身不支持ipv6,导致根本无法访问,最终出现这个错误 根据现状,解析到了 ipv6 地址,但是服务端不支持,所以双栈同时运行的想法是行不通的,那就只能想办法关闭 解析到 ipv6 last 最后把以前部署过正常的配置文件拿过来使用。问题比较奇怪暂时还没有理解 v2ray 的 dns 是如何解析到 ipv6 地址的。后续再研究新旧配置的区别吧
2024年03月12日
9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4-03-08
vertica故障恢复之替换节点
0x1 故障问题 某项目机器宕机无法启动,是vertica节点之一,好在 vertica 的冗余为1,不至于数据丢失,但是3节点丢失一个节点会导致vertica性能低下,如何能够更换节点让vertica能够正常恢复呢? 0x2 恢复方案 以下是恢复方案的分析: 方案一:尝试启动机器,添加节点,停止节点,在集群管理中选择replace。结果不行,在线 replace 只能选择在线的机器,而不能选择停止运行的机器 方案二:vertica 更换节点最好的方式就是踢掉此节点,然后增加新的节点,但是目前的情况是故障节点无法启动,而vertica要踢掉节点就必须要启动,所以这个办法是行不通了 方案三:新机器与故障节点配置的ip一致,并且目录结构也保持一致,正常安装vertica后直接启动,看是否能恢复数据到此节点上 这个方案有几个坑,如下: 如果是在新机器执行的安装,那么恢复集群后,只在原集群的节点中可以看到集群是up的正常状态,在新机器admintools进去看不到集群,甚至提示没有任何节点 解决方案: 需要同步配置文件到此机器,可以选择在集群中使用 distribute config files,那么会同步此节点的配置到选择的节点,这样可以正常显示状态 不知道原来的安装参数是什么,可能有一些特殊的配置,那么可以通过 /opt/vertica/config/admintools.conf 查看原集群的安装参数 这个方案在安装方式上采用了两种模式都可行: 新节点安装,install_vertica 参数 hosts 只填新节点,然后在原集群中选择restart启动这个ip即可,数据自动恢复 原集群中的节点执行 install_vertica ,参数 hosts 写所有节点,这样看流程仍然只会安装新节点,所以是没有问题的,完成之后在集群中选择restart启动这个节点,数据恢复 恢复和异常 在使用方案三恢复后 vertica 后通过web查询(jdbc),有时候会出现如下错误: SQL Error [4236] [V1001]: [Vertica]VJDBC ROLLBACK: One or more nodes did not open a data connection to this node. This may indicate a network configuration problem. Check that the private interfaces used for communication among the cluster hosts reside in the same subnet and are returned first by host address lookup 恢复后的测试异常问题: 在数据恢复后,集群所有节点up,出现的现象是,在集群未故障的节点查询业务数据,一直报上述错误,但是新替换的节点可以查,如果关闭新节点,那么原来的所有节点又可用了,这个问题展现出来的确实很奇怪 基本上没有找到好的解决方案,在网上检索的资料都是不了了之,所以也无法知道原因,但经过测试发现,发现了几个可能影响的事项,首先安装节点的时候参数与之前的保持一致,再就是不能使用子网卡,因为我们采用一台已有的其他机器来增加子网卡的方式恢复。所以最后一次尝试安装,把原故障节点ip替换到此机器上(不再是子网卡的方式新增),并拿到 vertica 集群的安装参数,结果恢复后可以查询正常
2024年03月08日
2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4-03-06
win10、win11 系统盘/启动盘制作事项
0x1 引导问题 首先采用了 软碟通 来刻录 U 盘,但是重启一直无法进入 U 盘引导,不管是从 F11 选择启动项,还是通过 shift + 重启 来选择启动项,机器重启后自动进入系统 0x2 分区隐藏和install.wim 接下来更换刻录软件为 fedora media write , 这次重启后可以进入U盘引导了,但是安装版本的页面中刷不出来,这个问题之前遇到过,就是 install.wim 文件超过 4G,但是 U 盘格式为 fat32,导致刻录的这个文件只有一部分 本想按照网上的方法切割此文件,但是重启机器后发现U盘识别不出,使用 diskgenius 也无法浏览文件,只能重置恢复 U 盘了 0x3 正常刻录U盘 结合上面两个问题,第一次是完全无法识别,第二次能识别但是文件不对,说明U盘格式还是要fat32,这样可以保证正常引导,但还需要使U盘文件可见、可用,来继续切割 install.wim ,最后理论上可以实现正常引导 方案一 把U盘格式化为fat32,这里插一下,这个U盘128G,win11右键格式化的时候类型只有 ntfs和exfat,于是更换为 diskgenius 来格式化fat32类型。 把ISO镜像内容解压到U盘中,可以确定最大的 install.wim 是传输失败的,继续就行 采用以下命令单独处理 install.wim 文件,切割为小文件 Dism /Split-Image /ImageFile:"D:\迅雷下载\zh-cn_windows_11_business_editions_version_23h2_updated_feb_2024_x64_dvd_27c4907d\sources\install.wim" /SWMFile:"E:\sources\install.swm" /FileSize:2200 大概的意思就是指定源文件,目的文件,切割文件大小,最后有如下输出就是成功了 The operation completed successfully. 方案二 基于上面引导失败的问题,应该是 uefi 默认不支持 ntfs 分区类型。所以可以采用其他工具对 U 盘做一些处理即可 可以采用 rufus 刻录,选择 '用于BIOS或MBR计算机的UEFI-CSM分区方案' PS. 安装向导问题 win11 跳过联网 在选择连接网络这里很慢,并且重试了几次,这还是有线的情况,可以选择跳过,输入以下命令后会自动重启 oobe\bypassnro.cmd win11 跳过在线账户 有时候只想快速安装系统并且先离线用着,没有必要登录或者创建 microsoft 账户,在登录时候可以使用这个办法跳过: 输入在线邮箱的时候使用不存在的邮箱比如 1@1.com 密码随意,之后会报错选择下一步即可
2024年03月06日
5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4-03-04
ddddocr的验证码识别方案
验证码识别方案 之前已经说过了 tesseract 的验证码识别方案,具体的代码和实现思路可以参考代码。但是它只是一个思路并且不能代表所有的情况。 在最新的一个环境中,验证码的图片颜色前几行存在与验证码字符相同的颜色,导致的结果是产出的整个验证码变成了替换的纯色,虽然这个验证码图片与之前一样简单,都是数字、字母组合,但是完全无法识别 ddddocr 在解决以及寻找解决方案的时候,看到了 ddddocr 的模块,试用了以下,这个模块相对于 tesseract 来说简单太多,以下是代码: import ddddocr ocr = ddddocr.DdddOcr() ori_ymz = 'test\\tttt1111.png' # new_ymz = 'test\\test_test.png' with open(ori_ymz,'rb') as f: img_bytes = f.read() result = ocr.classification(img_bytes) print(result) 基本上是直接调用一个函数就识别到了,不需要额外的处理图片颜色、格式等 但是 ddddocr 也是有一定的弊端的,首先它的这个函数基本上没有任何参数,无法设置需要识别限定的内容,比如 tesseract 可以设置数字和字母,这对于简单类型的验证码来说足够了。所以 ddddocr 出现了更多的识别错误,准确率比我们改良的 tesseract 要少 1-2 层左右。
2024年03月04日
6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4-03-01
AutoIt的简单用法
0x1 下载安装 进入网站: https://www.autoitscript.com/site/ 进入页面 AutoIt -> Downloads 下拉到下载部分,选择:AutoIt Full Installation 下载安装 开发脚本 使用 SciTE Script Editor 编辑脚本,如下: WinWait("[CLASS:#32770]","",5); ControlFocus("打开","","Edit1"); ControlSetText("打开","","Edit1", $CmdLine[1]); Sleep(3000); ControlClick("打开","","Button1"); 上面脚本功能为: 等待对话框出现,超时5秒,然后在 Edit1 (Class 为 Edit,instance 为 1)的组件中输入获取到的参数一,最后点击 Button1 (Class 为 Button,instance 为 1)。这样整个脚本就实现了在对话框中选择指定文件并且确定的功能 上面选择 各种 Class 名字,按钮等需要用到 AutoIt Window Info 工具,它打开后会实时显示鼠标目前为止的组件各种属性,所以鼠标放到对话框需要的按钮、输入框后截图即可,如下示例: 我目前在文件名这个输入框中,所以显示了整个 '打开' 对话框的 Class 为 #32770 ,以及文件名输入框的 Class 为 Edit 以及 instance 为 1 0x2 编译脚本 在写完脚本后使用 compile script to .exe (x86) 来编译为 exe 执行文件,打开后选择脚本保存的 au3 文件即可 0x3 其他问题 在编辑脚本的时候,发现输入中文出现问号(?),可以通过这个办法设置. 点击 Options -> Open User Options File,把如下内容贴入: code.page=936 output.code.page=936 character.set=134
2024年03月01日
2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1
...
25
26
27
...
58